語言和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漢語更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符號之一。為了讓受邀來訪的俄羅斯高校師生深層次感受中國語言和文字的文化魅力,5月23日,學校在德潤大廈多媒體教室舉行了“說中國話”漢語課堂活動。

在課堂上,國際教育學院王巧足老師用圖片和實物相結(jié)合的直觀教學模式,從貨幣單位、度量單位、購物實用語言、水果分類等方面為俄羅斯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漢語課。

王老師經(jīng)驗豐富、循循善誘、互譯精準、表達幽默,在她的引導下,來訪師生紛紛大聲跟讀。


國際教育學院師生還在課堂上耐心細致地向俄羅斯師生講解了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剪紙的制作方法,俄羅斯學生們紛紛按照制作流程動手實踐。

下午,國際教育學院訾希坤老師為來訪師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書法基礎(chǔ)課。


他通過多媒體平臺向來訪師生講述了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簡史及中國書法字體分類的相關(guān)知識,并現(xiàn)場指導俄羅斯學生書寫了毛筆字,使來訪師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來自俄羅斯立人文技術(shù)大學的學生安娜詩凱娜說,與世界上的其他語言相比,漢語是一個復雜的、博大精深的語言體系。對于外國人來說,學漢語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比如,一個簡單的“和”字,就有五種不同的讀音和含義,既可以用作一個連詞,也可以表示平靜、協(xié)調(diào)等等,但這正是中文的魅力所在。
來自后貝加爾國立大學的學生切斯諾卡娃則表示,通過書寫漢字,真切感受到了漢語背后蘊含著的深厚的文明底蘊。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漢語不光是一種工具,更是一個富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符號。
(撰稿/李廣輝 攝影/李廣輝 責編/孟憲國)